首页 学校概况 校园快讯 校务公开 教学科研 德育长廊 语言文字专栏 学校活动 教师风采 家长学校 文明创建 信息公开
今天是: 滚动公告:

六安市第九中学欢迎您!

站内搜索
九中学生拾金不昧传佳话
九中学生拾金不昧传佳话
校长信箱
留言反馈
 
当前位置:首页 > 德育长廊 > 素质教育

乐于奉献 止于至善

编辑日期:2016-9-13  作者/编辑:潘杨  阅读次数: 次  [关 闭]
六安九中  程学芳
     2004年,我走出了大学校园,踏上了三尺讲台,成为一名普通的数学老师。“逝者如斯兮,不舍昼夜”,不知不觉中已经走过了七个春华秋实。回首走过的路,有笑有泪,有喜有忧,有得有失……其中变化着的是青春的痕迹和孩子们的笑靥,不变的是甘为人梯、乐于奉献的从教信念和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执教追求。
一、甘为人梯、乐于奉献
人们常说:“教师是一份良心活儿。”我很认同这个朴素但很中肯的说法。教师确与其它行业有所不同,它价值的体现是潜在的,滞后的,难以量化评估的。这就要求作为一名老师,必须要有良好的自律、自评、自省的习惯,而不是他律、他评、他省。作为一名入伍不久的老师,我不迟到,不早退,不轻意请事假;乐于查阅各种教参资料,积极与同事交流工作心得,力求完善教学设计中的每一个细节;经常深入到学生中间去,了解其所求,满足其所需,尽量把大矛盾化解成小矛盾,小矛盾化成没矛盾。作为一名年青老师,我精力充沛、时间充裕。对于学习、工作、生活三者间的关系,我是这样理解的: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享受学习、享受工作也就是享受生活。基于这种认识,我充实地学习着,快乐地工作着,简单地生活着。就这样,我度过了初为人师的前5个春秋。
然而,挑战还是来了,我成为了一位准妈妈,不久后正式荣升为新妈妈。妊娠期的妊娠反应给我带来了从未有过的工作疲惫感;而女儿的问世,更是打乱了我一贯的生活节奏,生活与工作由统一变得对立起来。
记得那是2010年上半年的一天,我正在办公室里翻看班级日志,打算安排好明天谈话的学生就下班回家了。突然,一个女生闯进了办公室,上气不接下气地说道:“程老师,不好了,陈静被潘国庆用板凳腿砸晕了”。我心里一沉,扔掉手中的日志,冲下楼梯,向教室奔去。潘国庆,一个让我头疼不已的学生。动之以情没少用,晓之以理没少说,可是,他总是我行我素,屡教不改。不学、厌学,成绩极差,缺少自信;习惯性迟到,经常性旷课,还常与同学闹矛盾,缺乏自律。今天一再叮嘱让他参与班级的值日,没想到了他竟闯下这么大的祸事。到达教室后,我没有来得及批评潘国庆的鲁莽,便迅速组织学生七手八脚地把陈静带到了离学校最近的社区医院里。医生初步诊断认为,头晕主要是由营养不良造成的,不是由外力砸晕的,注意饮食调节,休养几天就好了。“谢天谢地,没事一万个好啊!”我长长地松了一口气,一丝疲惫顿时袭过全身,明显地感到腹里的孩子狠狠地动了几下。我苦笑了一下,刚才一路狂奔,竟然忘了我是一位身怀六甲的准妈妈。一会儿,双方的父母都到场了,本以为忙碌就此结束了,没想到了是,争执其实才刚刚开始。陈父怕社区医院诊断不准,坚持要到专医复诊,而潘母则称自己没有带钱,不愿去专医。两方的争吵越来越凶,推推搡搡,很有大打出手的趋势。我偷偷看了看潘国庆,此刻正得瑟在墙角处,低着头,没有了平时的玩世不恭、胆大不羁,脸上写满的是悔恨和恐惧。一股怜悯之情油然而生,我便自告奋勇地对陈父说:“或许潘国庆妈妈的确没带钱,要不,我和你一起带陈静去专医吧!”
晚上从专医回来已经近十点了,又饥又累,双腿如灌了铅般的沉重,孩子的胎动也愈发厉害了。根本就没有力气上楼梯,挪了几步后,干脆一屁股坐到台阶上,心里很是憋屈:“这只是一个意外,一个很平常的偶发事件,如果双方的家长能够彼此包容,互相谅解,完全可以得到妥善的解决。可是,家长偏偏不依不饶,我赔上了时间甚至金钱,但却没有一个的家长对我说声‘谢谢’,连一句‘辛苦了’也没有。或许,这就是班主任的工作,要懂得默默地奉献,不要指望回报,哪怕只是一句‘谢谢’。班主任就是粘合剂,粘合着学生、家长、学校和老师,而要扮演好这种粘合剂角色,就得学会理解、忍耐、包容和奉献。”
但是,我错了,我的付出收到了应有的回报。回报的到来,在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潘国庆变了!他不再在课堂上调皮,课下也不总是与同学闹矛盾,尤其是对我的态度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自从那个事件之后,他每次见到我都是恭恭敬敬地喊上一句:“程老师好!”还主动帮我提东西、抹桌子。尽管我后来因为休产假不再担任他的班主任,但他对我见面问好、热心帮助的习惯却一直保持到他从九中毕业。他的成绩最终没有实现质的飞跃,但他对待学习、对待同学、对待老师的态度却迎来了一个可喜的变化,这个变化或许会影响到他一生的接人待物的方式。一次微不足道的帮助却换来了一个学生三年甚至更久的感激与进步,这就是爱的付出与爱的回馈。
有人说,准妈妈总是期望孩子早点来到人世间,而新妈妈却不停地感叹,还是肚子里的孩子好侍候。对这种说法,我感触颇深。2011年2月,产后的我准时上班,但我自参加工作以来养成的“生活即工作,工作即生活”的习惯却无法再延续下去。因为孩子的爸爸在合肥进修,而家里又刚刚买过房子,没有钱请一个全职的保姆。我不得不一边上班,一边独自养育一个正在哺乳期的孩子。这似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我还是找到了解决的方案。我每天上班时都推上婴儿车,然后把孩子托付给校旁的一个陪读学生家长,下班时,带上当天的学生作业,再把孩子推回去。晚上趁孩子睡觉时,把作业批改掉。风雨寒暑,日日如此。今天,回想起那段艰苦的日子,仍有几分苦涩,每次把孩子交给钟点工,孩子放声大哭的场景仍揪痛着我的心;但我也有几分自豪,在照顾女儿和尽职工作陷入对立的时候,我找到了平衡点,一方面,我的女儿在健康地成长,学会了喊“妈妈”;另一方面,九(2)班同学的数学成绩也有进步。
日子在无声无息中逝去,不会因为我的苦涩而淹留,也不会因为我的自许而放慢脚步,2012年的钟声敲响了。2012年,我们一家搬进了新房子,孩子学会了走路,经济状态也略有好转。我想,今年再也不用像去年那样紧张地活着了。就在开学前的一天,我接到了学校的电话。因工作调整,学校希望我接下八(5)班的数学。挂断电话后,我陷入了矛盾中。接吧,这就意味着我的工作量将会增加一倍,几乎没有了空闲时间来照顾孩子。那样的话,像去年那样找个陪读家长照料孩子已不行了,我得请一个全职的保姆,而学校因接一个班的课多发的课时津贴远不足于请全职保姆带来的开销,这无疑加大了我的经济压力。推托吧,着实又有点儿说不出口,毕竟已经连续两学期只授一个班数学,这不是足额的工作量,这是学校因为我的孩子小给予的特殊照顾,虽然没有明说,但应心知,应有感激之心,作为学校的一分子,应该在需要的时候承担一点责任。到底是接受还是推托,我想来想去,难以决择。不经意间我想起陈静的父亲与潘国庆的母亲的那次争执,理解、包容、奉献,这不正是我当时领悟到的为师之道吗?古人说,不以物喜,不以已悲,我虽然达不到古代贤人的那种高尚境界,但也不必在“利”字上过分斤斤计较。退一步想,即使接下八(5)班,与去年相比,我的压力也还是要轻松一些。于是,在随后的分课谈话中,我没有犹豫,没有推托,毅然决然地接下了八(5)班。
我重新在照顾女儿与尽职工作中寻找平衡,并把这个希望寄托在新来的保姆身上。显然,我高估了保姆的责任心。一方面,保姆照顾孩子仅注重照看孩子的安全,对于孩子在饮食等方面的需求却不太关心,一周下来,孩子明显消瘦,在沟通无效后,我不得不在每天的上下午抽空回家一趟,为孩子弄点吃和喝的,然后再匆匆忙忙赶回学校。另一方面,保姆的时间观念也比较差,总是寻找来得迟走得早的机会。印象最深的是一天早晨,本该七点半就到的保姆,已经七点四十了还没有到,打了好几个电话,也没有人接听,而上课的时间却在一分一分的迫近,我心急如焚,为了节省时间,我带着孩子在小区门口等待保姆的出现,眼看只剩10分钟就上课了,可是保姆仍然不见踪影。无奈之下,我把孩子托付给小区门口值班的的保安,让他帮忙照看一会儿。我骑车离开时,孩子大哭,不停地喊着“妈妈跑,妈妈跑”,竟挣脱了保安,追了过来,跌跌撞撞,一下子扑倒在地------看到保安已经从后面追过来了,我心一横,未作丝毫停留地骑车向学校驶去。一路上,我的心在揪痛,不停说:“宝贝,对不起,这里只你一个需要我,而那里,有七十个正在等着我。”但是泪水还是不争气地从脸上滴了下来,一直滴到学校。
我就在这样的匆匆忙忙中走完了今年的上半年。最让我欣慰的是:我没有因为“匆匆”耽误了学生,也没有因为“忙忙”邋遢了孩子。女儿愈发活泼,常会因打个喷嚏,就调皮地对我说:“宝宝感冒了。”实际上,在我的调理下,她很少生病。但是,对于我来说,更关键是新接的八(5)班同学与我这个新老师磨合的相当好,完全接纳了我。“亲其师,信其道”,他们也接纳了数学。点滴的进步让他们对学好数学充满了自信,正在慢慢地学会如何去欣赏数学王国中数字与推理的魅力。我可以自豪地对自己说:“我是一位称职的母亲,也是一位称职的老师。”
二、自强不息,止于至善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卦》)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礼记·大学》)
 老祖先留下的这两句话,千百年来,曾激励过无数的人为理想而拼博,因信念而执着。我也曾在笔记上、教科书上乃至于碎纸片上反反复复地书写过这两句话。最终,我把先人的两句话凝化成自己的八个字:自强不息,止于至善。在工作中,每当感到疲惫,想停下脚步的时候,我就用“自强不息”来提醒自己;每当因取得成绩而沾沾自喜,收获荣誉而志得意满的时候,我就用“止于至善”来告诫自己。我把“自强不息,止于至善”书写在教学设计的扉页上,力求践行在自己的实际工作中。
  上学期接手八(5)班数学的时候,学校领导先是电话征询意见,后又亲自约见谈话,并当面敲定此事,可算是“郑重其事”;而班主任侯老师又是帮我找位子,又是帮我搬桌子,还不厌其烦地介绍班级的情况,可谓是“大献殷勤”;我相当清楚,在这“郑重其事”和“大献殷勤”背后的期望——那就是遏止八(5)班数学一年来的不断下滑势头,并稳中有升。    
在接手后的第一周里,我主要做了三件事:首先是集中训话,向同学们明确我在课上纪律、课下作业等方面的要求,并向他们提出期望;其次是个别谈话,通过一对一聊天的方式,对班里每个同学的个性特点有个粗略的印象;第三是统一检测,分析得失分的情况,找到薄弱环节,以对症下药。经过 “三部曲”之后,我有了初步的结论,八(5)班的实际情况好于我的预期。尽管目前数学成绩尚不尽人意,但学生潜在的想学好数学的欲望还是比较强的。几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只要我坚持做好的自己一贯以来的“两优三及时”模式,即“优化教学设计—优化分层作业—及时获得反馈信息—及时安排学生谈话— 及时调整教学设计”的模式,八(5)班数学在本期稳中有升的任务是可以完成的,对此,我非常有信心。可是,隐隐约约有个声音在我的耳畔响起:“进步的最大敌人就是因循守旧,如果长期的囿于固定的模式,那么不久的将来,你就会成为一个落伍的老兵,而不配再拥有“教坛新星”这个荣誉称号。”一语惊醒自负人!是啊,“自强不息,止于至善”,这不是我写给自己的座右铭吗?我何不借此机会尝试一点新的理念,做一点新的突破,积累一点新的经验,向“至善”的目标新进一小步?想起前些日子看到的一篇关于弱势决定论的文章,文章认为:决定一个班级学习风气好坏的,不是班里成绩最好的那部分学生,相反,往往是成绩不太好的那部分学生。如果在一个班里,连成绩最差的学生也在努力学习,必然给其他的同学以压力和动力,从而推动班级良好的学习氛围的形成。一个想法,往往就是一个突破的开端,我决定放弃从中等生入手的惯常做法,而把八(5)班中成绩最差的那部分同学作为自己工作的重点。
八(5)班中成绩差的同学中最有名的就是所谓的“二飞”,一个叫杨飞,一个叫彭飞,这两位同学不仅成绩差,更甚的是两人在班里飞扬跋扈,所以同学们喊他俩为“二飞”,谐音“阿飞”。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我想,如果我能转变“二飞”对待学习的态度,他二人必将发挥巨大的榜样力量,我的整个工作计划实施起来必将会事半功倍。于是,我开始更深入地了解“二飞”的情况:两人的关系非常铁,都非常爱面子;好逞强生事,甚至以在课堂上顶撞老师作为炫耀自己与众不同的资本;“二飞”的成绩刚进初中时还可算作是中等生,特别是彭飞,在七年级时还曾获得过“三好学生”的荣誉……在多方面了解了“二飞”的特点后,我开始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当的教育手段。课堂上,我常让他们回答一些难度较低的基础性问题,当他们回答正确的时候,我便及时给予当众的表扬;有时,他们在课堂上犯错误,做一点小动作,我便用眼神去制止他们,不当堂发难。课后,我再单独地给予批评指正。我知道我得首先满足他们爱面子的虚荣心,让他们觉得自己受到了尊重,他们才会逐步接纳我这个新老师,而只有被接纳了,我才有可能消除他俩惯有的对老师的抵触情绪;只有师生关系融洽了,他们才有转变的可能。在私下的谈话过程中,我也不忘“略施小计”, 当我找彭飞来谈话时,除了赞扬、鼓励他外,我还时不时地流露对杨飞的关心和喜爱。在我和杨飞谈话时,我也会在赞扬杨飞时,不忘强调我对彭飞的信任和期望。我知道他们俩的关系很铁,私底下会交流谈话内容的,从自己的好友的口中得到老师对自己的赞美之辞,在兴奋之余,必然会愈发自重。果然,在课堂与课外的双合力下,“二飞”的转变是相当明显的。且不论他俩在遵守纪律、尊敬老师方面的变化,单就成绩而言,就足以给人以惊喜了。刚接班的摸底测试,他们俩一人36,一人53;期中检测杨飞及格了,彭飞差一分及格;期末杨飞考了110分,彭飞考了104分。
“二飞”的学习态度的转变以及学习成绩的提高固然给人以惊喜,但这不是我的目标,这只是我的一个教育策略。我最想要的是,以“二飞”为变化的原动力,引发全班同学学习数学的“蝴蝶效应”。显然,弱势决定理论没有糊弄我,许多同学,无论成绩优劣,都从“二飞”的进步中读到了有用的信息。首先,新来的数学老师不是一个偏爱优生的老师,她有很强的平等意识,对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甚至还有点偏爱差生。因此,成绩好的不必自傲,成绩差的不必自卑。其次,数学并不是如想象中的不可战胜,只要肯用功,人人都可以考个及格分。一些先前对数学存有畏惧感的同学,心底里响起了这样一个声音:“‘二飞’都能学好数学,难道我就不行吗?”第三,所谓成绩好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如果一味地满足于已取得成绩上,不思进取,那么说不定哪一天,像“二飞”这样的调皮鬼也会超越自己。孔子曾说:“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他又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诚哉斯言!教师摆正了自己的位置,找准了激励手段,树立了学生的学习自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燃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营造一种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那么,学生成绩的进步就如水到渠成、瓜熟蒂落般自然而然了。
    温家宝总理曾用这样一个比喻来回答一位记者关于民生问题的提问。他說:“一个舰队决定它速度快慢的不是那个航行最快的船只,而是那个最慢的船只。”总理回答虽然极其简短,但其中的涵意却极其的深长。把总理的话放到我们普通的教学岗位上,我们可以这样说:“决定我们教学成败的关键不是我们到底培养了多少的尖子生,而是我们对那些最需要帮助和关心的学生到底提供了多少的帮助和关心”。我在自己的教学反思日志这样写道:“把目光聚焦在学优生身上,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机会和条件,这样叫做“锦上添花”;把更多的时间花在学困生身上,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帮助与关爱,这样叫做“雪中送碳”。“锦上添花”固然值得赞美,但相比之下,“雪中送碳”更值得提倡与褒扬!”
从教七年,我逐步认识到:一方面,教师是个技术活儿,必须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汲取新理念、尝试新方法,自强不息,不达“至善”,永不止步。另一方面,教师决不是一个纯技术活儿,更是一份良心活儿,需要用一份真情去感染另一份真情,用一颗心灵去熨贴另一颗心灵,“甘为人梯,乐于奉献”是教师职业精神的最生动注脚。
 
  2009-2010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7503230号 | 技术支持:龙讯科技
访问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