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六安九中 王志红
一、课程标准
了解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史实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掌握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曹操能够统一北方的原因及赤壁之战失败的原因。了解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过程及原因。通过曹操一胜一败原因的分析,提高学生分析现象抓住本质的能力,引导学生识读历史低谷,能够指出三国的大概地理位置,提高识图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和教师讲解的方法,增强学生的合作能力和独立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历史和文学作品的比较,提高学生的分辨能力。
3、情感与态度:通过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原因的分析,是学生认识到历史事件的发生都有其主客观条件。
三、重难点
1、重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2、难点: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四、课前准备
1、教师教学准备:制作教学课件
2、学生学习准备:预习新课,查阅相关资料。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今天我们将要学习新单元的第一课,在进入新课之前,先请大家听一段电视剧的插曲片段(播放《三国演义》插曲)
师:有哪位同学知道这是哪一部电视剧的插曲呢?
生:《三国演义》。
师:对,这是我国古代一部著名的长篇小说,我们有多少同学看过呢?
生:(举手表示)
师:那小说中的故事是否完全属实呢?通过学习今天的内容相信能帮大家找到部分答案。现在请大家把书本打开到101页,今天我们来学习第20课——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投影课题)。
讲授新课
(一)曹操统一北方
1、官渡之战
师:东汉末年,政局十分混乱,灾害严重,民不聊生,终于导致了农民起义的爆发,农民起义的发生,也使东汉政权的瓦解。一些官吏和好强势力趁机扩充实力,形成了许多军阀集团。
师:(投影东汉末年军阀割据示意图)经过多年的混战,逐渐形成了几个较强的军阀割据势力,他们是:北方的袁绍、控制中原心腹地区的曹操以及占据荆州的刘表和江东的孙策,其中势力最大的是袁绍和曹操。在混战中,袁绍势力发展最快,那么,曹操又是如何扩大势力的呢?
生:挟天子以令诸侯。
生:还有官渡之战的胜利。
师:对。在混战中,曹操控制了汉献帝,取得了有利的地位,并且加上他积极发展生产,解决了军粮问题,招纳贤才,势力大规模的增长,形成了和袁绍隔黄河对峙的局面,最终爆发了对战。(投影: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图示)
师:有谁知道这场战役发生在哪一年?
生:200年。
师:那结果如何?这场战役是历史上哪一个著名的战役?
生:官渡之战,曹操取得了胜利,统一了北方。
师:大家回答的非常好!(投影官渡之战)在官渡之战中,曹操打败了袁绍,并率兵北渡黄河,消灭了袁绍残余势力,统一了黄河中下游。
师: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曹操能以少胜多的原因(投影:官渡之战曹操以少胜多的原因)
(二)三国鼎立
1、赤壁之战
师:那在北方在发生混战的时候,在长江下游的孙权是趁机不断的发展,而刘备这时因为得到了诸葛亮的辅佐,力量有所增强,而曹操在统一北方之后,野心就更大了,希望乘胜统一全国。所以当时是号称八十万,挥师南下,目标就是消灭刘备和孙权,而这时孙权和刘备为了抗衡曹操而结盟。历史上另一场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开始了(投影赤壁之战),这场战役发生在哪一年?
生:208年。
师:对,那交战的双方是谁?
生:曹操和孙刘联军。
师:非常好,那结果如何了?
生:曹操失败了。
师:对(投影赤壁之战图示)。那我们说当时曹操是号称八十万大军,而孙刘联军不足五万大军而已,如此悬殊的对比,为什么结果失败的是曹操呢?现在请同学们六人小组,自由分组讨论曹操失败的原因,十分钟的时间,然后请小组代表回答。(投影:讨论)
生1:曹操太骄傲,太轻敌。
生2:曹军不习水性,水土不服,因而失败了。
生3:曹军刚经过官渡之战,军力疲惫,而孙刘联军在打有准备之战,兵强马壮粮足,并采用了巧妙的战术。
师:大家都说的非常好(投影:曹操失败的原因),在这场战役中,曹操元气大伤,已经无力再南下了,而这时的刘备攻占了四川,从曹操手中夺得汉中,有了立足之地,孙权政权也不断巩固,这时的曹、刘、孙三方势力相当,任何一方都不具备统一的条件,最终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投影三国鼎立图示)。
师:在220年,曹操病逝,曹丕废献帝,自称皇帝,改国号为魏。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为汉,史称“蜀”。在222年,孙权称帝,国号吴。(投影表格及图示)
师:这里值得注意的是:魏国不是由曹操建立的,而是曹丕,曹操不是三国时期的人物!这个大家要特别注意的。(投影:注意问题)
六、小结
师:三国鼎立局面是东汉末年以来军阀混战的结果,也是从分裂割据走向逐步统一的必然结果,并存的三者,为了战胜对方,都采取看一系列的恢复和发展的措施,这也为日后的统一准备了物质条件。
师:为了方便大家记忆,我们用一首歌谣进行小结:
200年曹袁官渡战,统一北方基础奠。
208赤壁起战火,孙刘抗曹少胜多。
三国鼎立魏蜀吴,洛阳成都建业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