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校概况 校园快讯 校务公开 教学科研 德育长廊 语言文字专栏 学校活动 教师风采 家长学校 文明创建 信息公开
今天是: 滚动公告:

六安市第九中学欢迎您!

站内搜索
九中学生拾金不昧传佳话
九中学生拾金不昧传佳话
校长信箱
留言反馈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科研 > 优秀教案

《适应新环境》教案

编辑日期:2015-7-14  作者/编辑:潘杨  阅读次数: 次  [关 闭]

《适应新环境》教案

1站 步入新学校

                      六安九中 林凤霞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懂得观察、感受、体验、参与校园生活是增强中学生环境适应能力的第一步,尽可能多的了解有关校园环境的信息。

2、能力目标:

掌握环境适应能力的一般技能和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让学生愿意并喜欢接触新的生活环境,主动维护和建设学校环境。

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学会有意识地适应不断变化的新环境是教学的重点。

2、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观察、体验、参与新的校园生活,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方法

“三交流一反馈”教学法。

课前准备

让学生通过观察、寻访,尽可能多的了解我校的校园环境及历史。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步入中学校门,一切都是那么新鲜……有心的同学处处留心,用心观察、询问,对我们学校已经有了一些了解。下面我就有关咱们学校的一些问题考考大家。

1、我校的校名是什么?曾用名什么?

2、我校现任校长是谁?以往任校长的还有谁?

3、请准确说出我校的地址。

4、我校有几座楼?名称各是什么?

5、我校的校长室、教导室、总务处、医务室分别在哪儿?

6、我校以往取得过哪些成绩?有过哪些杰出人才?

想一想:在新学校里,你有什么新的打算和愿望呢?

二、学习新课,适应新的环境。

师:走进中学,摆在我们面前的第一个任务是什么?

1:作为一名初中生,新的学习生活开始了。摆在我们面前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去适应新的环境。主动了解和适应新环境,自觉缩短适应期,尽快地进入中学生的角色,是所有优秀中学生的共同经验。

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新环境?

2:主动适应新的学校环境。初中与小学相比,学校环境可能有许多差异。了解这些差异对于我们尽快适应初中生活是十分必要的。

师:学校的环境包括哪些?

3:学校的环境包括物理环境和人文环境。物理环境包括学校的地理位置、周边的环境、学校各个部门的位置和功能,比如医务室、各种实验室的位置,教室里的各种设施及其功能,卫生条件,生态环境。人文环境是学校环境的精神内涵,指学校的校园文化,包括校风校纪、办学特色、老师的治学态度、学生的总体素质。

三、活动平台。

1、(校训在我心)说一说我们的校训的含义,并谈一谈对校训新的理解。

2、请绘制一张学校的平面图。注意要掌握好比例,注明教学楼、图书馆、操场、小花园的具体位置及其功能。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制作校园模型。说出你最喜爱的校园一角,并将理由和大家分享。

四、合作探究。

1、你能举出几种生物适应的例子吗?从中你有什么感悟?

2、我们应该怎样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积极适应新环境?

3、你准备为我们学校的环境建设做些什么?

4、你对我们的学校有哪些好的建议呢?请各小组收集意见和建议,写一份建议书。

五、展示交流。(就合作探究的问题)

1、“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是自然界生存的法则。我们也要学会积极适应新环境。

2、我们要从积极的角度看问题,积极寻求方法解决问题,就能不断适应初中学习和生活的新环境。

3、学校是我们成长的乐园,我们要像爱护自己的家一样爱护自己的学校,爱护桌椅,保护花草树木,使用文明用语。

六、怎样适应新环境。

1、学校环境需要我们悉心维护和主动建设。学习活动的顺利进行,有赖于良好的校园环境。清洁的教室、整齐的桌椅,良好的校风和学风等共同构成了校园环境。我们自身的言行、精神风貌也是学校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2、积极的心理状态,有助于适应新环境。进入新环境,需要调整好心理状态。如果学习成绩不尽如人意,只要注意调整学习动机,借鉴他人经验,改进学习方法,便会在学业上取得进步。

3、各抒己见。

1)人既会受环境的影响,也能改变和塑造环境。结合自身,谈谈对这句话的认识。

2)从爱护校园环境,维护校园风气等方面讨论一下我们能为学校做些什么,然后制定出一份属于我们班自己的文明公约。

七、课堂小结。

如果学生在展示交流环节做的很好,教师简单加以小结并给学生以充分的赞扬和鼓励;如果展示得不够,应给学生以引导,让学生总结收获。

八、拓展升华。

1、校长信箱:你对我们学校有哪些好的建议呢?请写下来,因为有你的关注,学校会变得更美好。比如写一份学校绿化建议书。

2、播放我校校歌,学生听音乐,领会歌词含义。从校歌中,你对我们学校又有了哪些了解?

 
  2009-2010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7503230号 | 技术支持:龙讯科技
访问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