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 呼吸作用
六安九中 齐伦胜
一、教材分析
1.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第3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主要讲述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生活方式,作用及意义及绿色植物的生活史。而第5章正是通过学习绿色植物的生活方式,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生命活动。本节内容位于七年级上册第3单元第5章,是在学过《光合作用》之后,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并储存能量是呼吸作用的物质前提,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又是其它生命活动的基础。因此本节内容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学好本节能使学生对光合作用的现象和本质更深刻的体会和理解,对生活中的生命现象和本质产生更多的顿悟,有助于他们建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同时,呼吸作用也是高中生物课的重要内容,研究呼吸作用有利于初高中生物知识的过渡和衔接。
1.2教材内容分析及教学对策
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描述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但从教材的编写意图来看,主要是通过演示实验的阅读、观察、分析、结论,强化学生对对照实验中控制变量进行分析与体验,渗透对照实验的设计思想。本节知识包含3个方面,即(1)植物呼吸现象(2)进行呼吸作用的基本单位及场所(3)呼吸作用的原理及意义。教材用萌发种子和煮熟种子作为对照设置3个演示实验,由现象到本质引导学生理解呼吸作用的实质。然后由为什么煮熟种子不能进行呼吸作用的问题讨论,引出呼吸作用进行的基本单位及场所。再由三个演示实验引导出呼吸作用的原理和意义。初一学生对实验往往只关注实验结果,对实验的过程不重视,加之,学生缺乏必要的化学、物理的知识,缺乏对细胞内微观结构及功能的了解,使学生理解实验及抽象概念教学成为教学的难点。因此为突破难点,也为突出重点,设计了多媒体,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进行有效的文本对话,增强交流的简洁性和明晰度,增加课堂的信息量,增强教学内容的生动性。
1.3教学重点:(1)探究植物细胞呼吸作用的实验;
(2)呼吸作用的原理和意义。
1.4教学难点:(1)探究植物细胞呼吸作用的实验;
(2)植物细胞都进行呼吸作用;
(3)呼吸作用的原理和意义。
二、教学目标:
2.1知识目标:说明绿色植物呼吸作用的原理和意义。
2.2技能目标:
(1)通过观察绿色植物的呼吸现象,提高学生对实验现象的分析能力;
(2)培养学生阅读文本,观察、表达、交流的能力。
2.3情感目标:
(1)通过学生对学习活动的参与及参与成功,形成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培养其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2)通过对本节知识的学习,逐步了解生命及生命现象的本质,建构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和科学的态度,为确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奠定必要的基础;
(3)通过科学探究活动,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三、教学策略及方法
依据《课堂自主参与教学研究》课题成果中的课堂自主参与教学生物课堂教学子模式,以学生主体、教师主导,选择了以学生“活动”为主的策略,通过学生观察、讨论等进行教学。
四、教学程序设计
教学
程序 |
教学内容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情景
引入
(4min) |
设置问题情境 |
用媒体展示问题
引导学生阅读 |
学生思考、阅读、并适度讨论回答 |
设置情境,激发学生兴趣、促使学生阅读课文 |
新
课
教
学
26分钟 |
自探感知
互动交流
归纳总结 |
1、植物呼吸现象
15~17min
|
演示(一)
种子萌发时吸收氧气 |
媒体展示导学提纲
引导学生阅读、思考、表达并交流反馈
教师小结
|
学生阅读、思考、观察 、交流 |
用明确的具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利用媒体直面交流,增强交流的准确性,迅捷性,利于学生思考、交流、表达。 |
演示(二)
种子萌发时释放二氧化碳 |
演示(三)
种子萌发时释放能量 |
2、植物细胞都能进行呼吸作用(4分钟) |
结合媒体,设置问题,引导学生阅读、讨论、思考、归纳、总结 |
学生阅读、讨论、思考、表达 |
3、呼吸作用原理和意义5 min |
概念 |
结合媒体,让学生描述概念、公式、意义 |
学生阅读、描述
|
公式 |
实质 |
意义 |
总结
反馈
5min |
归纳、整理
思考与练习 |
引导学生运用知识 |
学生竞答 |
强化运用,促进知识内化 |
巩固
拓展
(机动
4min) |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比较 |
利用媒体引导学生比较、归纳、内化 |
学生比较、思考、回答
|
促进学生比较记忆知识 |
|
|
|
|
|
|
|
|
五、板书设计
一、植物的呼吸现象
1、萌发种子吸收氧气
2、萌发种子释放二氧化碳
3、萌发种子释放能量
二、植物细胞都能进行呼吸作用
三、呼吸作用的原理和意义
概念
公式
实质
意义
六、教学反思
(1)本设计恰当地利用了多媒体的大容量、反馈快的特点,将教材中的演示实验的实验原理,实验操作过程及装置,实验结果的预测等清晰呈现,给学生的思考、互动交流提供了平台,从而突破了本节课的难点,同时强化了学生对对照实验变量控制的认识。
(2)本设计理清了本节知识间逻辑联系,教学环节清晰自然、流畅,教学内容板块清楚,问题设计简洁,启发性强。譬如利用问题(为什么煮熟种子不能进行呼吸作用?)顺利过渡到呼吸作用的基本单位,使整节课的教学内容的衔接没有唐突之感,对学生顺利实施了逻辑引导。另外,针对难度较大的主要问题设计了铺垫性问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思考,并能获得成功的体验。
(3)本设计利用多媒体课件,增大了课堂的容量,增强了师生交流的明确性、有效性,与传统课堂相比节约课时近一倍。显然,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确实将大大提高教学效益。
(4)本设计中教师演示实验和媒体演示之间相互配合,克服了教师演示实验稳定性差,可视性不强的弊端。
(5)北师大版生物教材中的实验活动一直是困扰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一个难点,如何处理这些实验活动成为我们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设计采用教师演示与多媒体结合的方式无疑是一种好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