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校概况 校园快讯 校务公开 教学科研 德育长廊 语言文字专栏 学校活动 教师风采 家长学校 文明创建 信息公开
今天是: 滚动公告:

六安市第九中学欢迎您!

站内搜索
九中学生拾金不昧传佳话
九中学生拾金不昧传佳话
校长信箱
留言反馈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科研 > 精选论文

创造最佳情境 打造精品课堂

编辑日期:2016-10-23  作者/编辑:潘杨  阅读次数: 次  [关 闭]

创造最佳情境  打造精品课堂

谢宜芳

我们都知道,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要想让学生真正对你所阐述的问题感兴趣,就必须创设最佳情境,从而吸引学生。什么是情境创设呢?所谓情境教学创设,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创设或引入一个相关问题的情境,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以引起学生一定的心态和情感体验,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从而帮助学生掌握和理解知识,提高分析问题、探求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境创设在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中尤为重要,因为我们要让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亲切感受和情绪体验,激发起他们对复杂的社会现象及其内在规律的认知兴趣,发展他们的认知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及实践创新能力,这是我们每位思想品德教师所必须思考的重要问题。现代教学理论告诉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有意识地为学生创设学习的认知情境和氛围,恰当地组织和引导学生的学习活动,使学生自然地获得知识和技能,并促进智能和心理机能的发展。学生则必须主动进入学习情境,先感受后表达,这样才能实现顺利的学习,掌握知识并发展自己的能力。由此可见,在思想品德课上引入情境教学理念,是符合现代治教学发展趋势和内在要求的,创设适当的教学情境,达成教学目标,是每一个思品教师必备的基本素质。那么下面我就当前思品课教学中情境创设的几种常见形式进行归纳和总结:
    
一、思品教学中的情境创设,往往作为导入新课使用。这也是当前思品课堂情境创设中比较常见的方式。预设情境,即指教师在讲述某部分知识前,运用预先设计的语言、幻灯、影像、音乐、图表等媒体与手段,创设或再现与政治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通过对某一特定情境氛围的渲染,以引起学生的好奇,让学生怀着强烈的探究欲望,进入后面主干教学内容和流程的学习。
  二、充分挖掘教材,为学生营造良好情境,便于体验。
  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也。”我们教师不应企图将知识硬塞给学生,而应该找出能引起学生兴趣、刺激学生的材料,然后让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从心理学角度看,学生的学习过程也是一个将外部刺激内化为主体感受的心理体验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通过深入挖掘教材,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以此来激发其学习动机、兴趣及意志情感,促进其思维、创造能力的发挥。情境与教材的互相渗透、重叠组合,能使教材的知识序列与学生的情绪序列得以互为影响、贯穿始终。
  三、教师要设法做到融情于境,与学生在最佳情境中增进情感交流。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处于乐观的情境中可以产生愉快的情感。情境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通过亲和的人际情境和互动的学习情境来缩短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学内容之间的心理距离,让课堂教学在学生、教师、情境诸因素的互动过程中开展,促使学生的认知情感达到最佳状态,主动投入,主动参与,获得主动发展。学生“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在这个情境教学过程中,强调“情”与“境”的融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努力建立一种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师生关系,形成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心理体验(即“情”)与课堂氛围(即“境”)最终达到高度的和谐。
  通过对以上三种水平层面的思品课堂教学情境创设模式的分析,我们可以认识到:情境创设从前期新课导入,延续到课堂情绪全过程的感知体验,一直发展到学生主体性知识体系意义的建构,这一过程,就是将情境教学在思品教学中不断渗透、深化、拓展的实践过程。整个过程环环相扣、层层深入,相互联系而决不雷同。导入情境,要注意不能流于形式,远离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阴影;贯穿情境,意在营造课堂情绪体验氛围,不要变成教师个人主观意图的体现,以教师为中心,把学生作为知识灌输对象的教学模式已不适合当前思品课教学的要求。教师主导课堂教学,学生才是课堂的真正主体,情境的创设贯穿思品课教学过程的始终,不再是教师唱独角戏,而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有效互动。这样,既做到“境”与“情”的结合,又达到“境”与“理”的统一,使学生真正因体验而晓理、因感受而动情,同时也为我们的思品课教学带来无穷的生命力。

当然,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创设情境的方式、方法是多种多样的,然而并非越多越好,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教材的不同内容等具体情况与条件,灵活运用,从而创设出适合学生而又富有感情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真情涌动中获得感情升华,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提高心理和行为素养,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009-2010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7503230号 | 技术支持:龙讯科技
访问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