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对援疆工作的无限敬仰,欣然踏上了向往已久的援疆之路。既然选择了远方,就要肩负起责任和担当,既然来了,就要把援疆之路走好。”2021年10月29日,六安九中付应丽老师在工作日记中写下了这样一段话。自这天起,她踏上了为期一年半的援疆支教之路。选派教师援疆支教,是六安九中开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教育活动的一项重要举措。援疆支教促进了民族的团结和融合,体现了新时代人民教师的责任和担当。
一、丹心向党,“援疆三问”显真情
刚到新疆的付应丽老师,由于不适应异地的环境和气候,生病住院了四天。身体的病痛、离家的孤独并没有磨灭付老师的援疆意念,为了家国情怀,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她学会了坚守,学会了执着。每一个援疆人都要回答三个问题,那就是“援疆三问”:来疆为什么?在疆干什么?离疆留什么?付老师的回答是:我为响应党中央“文化润疆”号召,为报国理想而远赴新疆;在新疆服从党的领导,为新疆的教育教学事业,尽我所能,贡献力量;离开新疆时,希望自己能为新疆的学生树立自己的理想,指明正确的方向,能为维护民族团结,促进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一点力量。

二、勇挑重担,传道授业心无悔
皮山县安徽实验学校教师紧缺,付应丽老师主动承担了大量的工作任务。每周20多节课,同时积极参加特色课后社团服务活动,丰富学生校园文化生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付老师满怀教育情怀,坚决服从学校的各项工作安排,迅速进入角色,每天忙着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讲解试卷、找学生谈心。付老师传道授业解惑,既讲授科学文化知识,也给学生讲述外面世界的精彩,使他们在思想上先与内地学生接轨,树立起远大的学习目标,认识到文化知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四个月过去了,付应丽老师所带班级的学生已经形成了良好的上课习惯和学习习惯,精神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虽然每天的工作很忙很累,但她觉得“累并快乐着”。

三、示范引领,积极做好“传帮带”
为充分发挥援疆教师的引领、示范和带动作用,让当地教师更快了解教学常规和新课程教学模式,付应丽老师通过示范课、公开课、专题讲座等方式,向当地老师传授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为广大当地教师提供了学习交流的平台,真正发挥援疆教师在课堂教学上的示范引领作用,促进当地教师的成长。打造“永远带不走的人才队伍”,是援疆工作的使命所在。付老师积极参加师徒结对活动,助力受援学校“青蓝工程”,向“青方”教师传授学科教学知识,传授班级管理方法和艺术,为受援学校教师的全面成长贡献一份力量。按照受援学校安排和青年教师的需求,付应丽老师与维族老师沙拉买提和汉族老师段高贵结为师徒对子,从教学思路到教学方法层面,毫无保留地给予两位老师帮助,目前这两位老师的专业技能提升很快,进步很大,已经成为受援学校青年教师中的佼佼者。

四、互助互学,“送教送培”促提升
为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付应丽老师积极参加“送教送培”,开展同课异构活动。付老师扎实娴熟的专业技能,课堂情境的巧妙创设,亲切自然的教学风格,和谐课堂的师生互动,都给听课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通过教研活动,促进了校际之间的互动、比较、反思、提高,使当地教师的专业素养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

漫漫援疆路、一生援疆情。付应丽老师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坚定践行者,她用大爱无边的情怀,以支教之路联结中华民族复兴之路 ,彰显了新时代人民教师的高尚师德和奉献精神。(文:荣光林 图:付应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