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定而后动,思深方益远。7月1日上午,六安九中举行中考试卷分析会暨备考经验交流研讨会。
中考试卷分析是一种深层次的备课活动,也是一种有效的教研方式,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它能有效促进教师加强对试题的研究,把握命题趋势,从而用以指导课堂教学,更好地处理教材,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它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教学质量与效果的提升。
聚集中考动态 提升备考质量
研讨会上,各教研组对2024年中考工作取得的成绩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总结和分析,对2025年的中考备考工作进行精细化的部署和安排。
语文学科
九年级语文组长柴阳广老师就2024年安徽省语文中考试卷作出分析,他认为中考语文命题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命题框架、任务难度等均符合学业质量要求。命题坚持以核心素养为考查目标,全面考查学生的发展水平,体现了新课标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创设丰富多样的学习情境,考查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戴翠林老师就九年级复习与备考经验与大家作了深入交流。她从三轮复习的主线与副线的设置进行了探讨,从古诗文、名著、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语文综合活动、作文等阐述了自己的做法,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
校长助理、教导处主任刘伦胜从三个方面对语文学科复习进行归纳总结:加强书写;细致深入地阅读文本;指导学生对平时文章进行评议和升格,平日多积累一些优秀作文和素材。
数学学科
九年级数学组长何叶老师就2024年安徽省数学中考试卷作出分析,她认为试卷整体结构没有变化,数学试卷更注重数学与实际生活得联系及学科间融合,如第2题新能源汽车产量、第19题考察物理的折射等知识;从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概率与统计三大领域所占的分值看,今年的分值分配与往年基本一致,分别为70,63,17分;整份试卷阅读量与计算量较往年都有提升;教给学生应试策略。
明正老师在备考交流中提出几点:教学相长;摒弃经验主义;培养计算能力;培养阅读理解能力;重视基础;系统复习。
数学教研组长张其成提出建议:对于优生,拓展思路,规范答题;对于所有同学,提高运算的速度与准确度至关重要,因为近年来中考数学试卷的运算量都非常饱和。
副校长黄文海作总结发言,要求八年级老师数学老师提前备课,及时调整教学内容与方法,提高课堂效果,加大课堂教学容量,提高作业效率。
英语学科
九年级英语组长王莉老师就中考作文评分标准和中考真题作文进行系统深入地剖析,并结合本学期期末七八年级英语作文个案让与会所有英语组老师进行现场评分,从而让老师们明确今后在作文批改中如何做出合理客观的评价。
段仁明老师分享了他的备考经验。他认为:七年级应该抓书写,抓态度,狠抓单词背诵;八年级应该注重好句、好段的背诵,多积累语言素材;九年级一轮复习应该强化基础知识,狠抓单词背诵与听写,二轮复习多背诵优秀英语范文,掌握每种话题作文的写作模式。
英语教研组组长吕德琼老师做总结性发言,要求与会老师根据教学情况,补不足,强化训练。
物理学科
尤良政组长就2024年安徽省物理中考试卷作出分析,他先指出平时教学应精选精练作业;中考试卷题型结构没有变化,70%基础题,20%稍难题,10%难题,力学32分,电磁28分,热学4分,光学4分,声学2分;在平时教学中加强对力学作图的讲解;后期多注意基础知识的复习,尤其是实验。
金鹏老师分享了自己九年级复习与备考经验:明确复习目标;帮助学生建立物理知识体系;记忆与计算齐头并进;各部分物理内容的具体处理方法;作业要精选重点题型;利用智能AI备课。
化学学科
化学教研组组长余本鲸老师分析了2024年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试题,认为其紧扣新课标,坚持核心素养主立意,重视基础,稳中有变,突出探究,关注社会性科学议题,试卷结构稳定,试题难度适中,兼顾了学生毕业和升学的需要。试题图文结合,侧重图像分析;跨学科知识增多;轻识记重运用,轻理论重实验。
汪俊老师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进行了中考化学备考经验交流。一、教师在复习中的做法:复习指导思想要明确;合理的安排复习计划;复习内容要有针对性;研究历年中考试题;模拟试卷选择合适、评阅高效。二、学生在复习过程中要做到:回归课本、查缺补漏;归纳整理、加强记忆;认真审题、规范答题;调整心态、树立信心。
道德与法治学科
道德与法治教研组组长苏娟娟就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中考试卷进行系统深入地剖析,指出试卷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认识、分析、处理自身与他人、社会生活之间问题的能力;试卷稳中有变,变中有新,非选择题型上变化较大,题目设问减少,分值增大;提素养、重实践、强能力。
谢宜芳老师分享了她的备考经验。课堂教学中,要提高教学效率,研读课标,结合课标,找出重难点,对热点素材进行再加工,增强课程的趣味性;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作业上,背诵作业加强检测,精选布置书写作业。
历史学科
历史教研组组长付本立就2024年中考历史试卷分享自己的看法:一、考点上分值分布情况以及考点对比;试卷难度降一点,高分段较多;跨学科内容:写宣传语;创新题:梁启超年谱——年代尺制作。二、强调历史思维能力,注重历史与现实联系。稳中有变,开放型比重加大;考查学生综合素养;简洁明快,难度适中。三、建议:把握主干、构建专题;关注热点,回归课本;精选习题,科学训练。
王政老师分享了他的备考经验。一要立足课标素养,如试卷中跨学科命题,家国情怀、国际视野的内容设置,要在唯物史观指导下看待历史,时空条件下考察历史,认识历史,有理有据地表达对历史看法;二要立足课本;三要立足学生,分层制定目标,加强背诵检测,以考代练,加强答题技巧的讲解,定期复习总结、对比,在思考总结中提升。
副校长荣光林对中考历史试卷谈了自己的认识。试卷简洁明了,设问明了、整体难度下移;运用唯物史观,年代史时代观念、时空观念;主干知识时代特征,考周年大事件;几点建议:学习历史的兴趣、主动性;重视历史史观,学科素养渗透;夯实基础知识,构建历史网络,重视训练;做好试题研究。
体育学科
体育教研组组长彭春兰总结分析了2024年中考体育情况,满分比去年增加20%,高分段人数也去年有所增加,及格率达95%。体育中考各项建议:长跑必考,要根据不同学情制定不同的训练方法;跳绳一定在七八年级达到满分;坐位体前屈,建议没有其他强项同学首选此项;立定跳远、实心球、足球,应该在八年级就教会同学动作要领,根据自己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授课教师指导和协助确定选项很重要。
毛云飞老师分享了自己的备考经验:找准自己的方法,针对不同的学生确定不同的训练方法;适当奖励,促进学生的上课积极性;积极和班主任沟通;课后布置适当的课后练习监督并检查;选项确定分两轮,确定后积极找准训练方法监督,检查,测试。
地理学科
地理教研组组长胡克云从两个方面对2024年的中考地理试卷进行分析:近三年试题变化和未来依据课标素养目标如何考。她以分值和题型变化为切入点,解剖2024试题的命题依据和考核目标,指引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
周娣老师认真总结了这两年八年级授课的经验:课程进度要依据时间和学生差异适时调整;一轮复习要及时,要重基础,二轮复习看专题,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培优补缺常抓不懈。
生物学科
生物教研组组长杜胜友就2024年八年级生物学业水平考试试卷进行分析。他从试卷命题的原则、思路和方法入手,对本次中考试卷作了充分的解读,从试卷考察意图、选取的情境素材以及设定的问题明确平时如何进行教学,最后,提出几点建议:加强双基教学,对标课程标准;注重识图能力培养,构建知识网格;杜绝死记硬背,培养应用知识能力;关注社会热点,了解生物科技新发展。
陈敏老师结合平时教学和备考过程谈了个人体会。她从梳理复习知识点,形成知识网络;注意对知识点理解,注重应用;加强课本中的小资料拓展教学三方面进行了分享。
时不我待行远筑梦 只争朝夕步履不停
众行以致远,同心且向前。本次备考经验交流研讨会为大家理清了中考试卷的命题趋势,指明了下阶段的工作思路与重点,达到了精研深耕、提质增效的目的。路虽远,行则将致;事虽难,励则必成。相信在所有老师的共同努力下,六安九中学子终将在2025年的盛夏,繁花遍地。(文:图:李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