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校概况 校园快讯 校务公开 教学科研 德育长廊 语言文字专栏 学校活动 教师风采 家长学校 文明创建 质量提升
今天是: 滚动公告:

六安市第九中学欢迎您!

站内搜索
九中学生拾金不昧传佳话
九中学生拾金不昧传佳话
校长信箱
留言反馈
 
当前位置:首页 > 校园快讯 > 综合新闻

笃志立德 笃行树人

——六安九中师德师风建设标兵风采报道(三)
编辑日期:2024/8/17  作者/编辑:李应  阅读次数: 次  [关 闭]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为进一步加强我校师德师风建设,树立和表彰师德先进典型,展现我校教师立德树人、勤教力学、为人师表、廉洁从教的良好师德师风,2024年8月,学校评选出明正等17位师德师风建设标兵。六安九中公众号从本期起将陆续专题报道以上老师们的感人事迹,激励广大教师见贤思齐,学习先进、争做先进,积极投身党的教育事业,赓续百年初心、担当育人使命,争做人民满意的“四有”好老师,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

做一名永远热爱三尺讲台的老师

郭燕,从教13年来,始终铭记教师的职责,把“勤于教学、关爱学生”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在三尺讲台上投入了自己所有的热情和真心,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始终认为教师不仅仅是一种职业、一份工作,更重要的是一种责任,是一种崇高的使命。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郭老师班里有个叫小孟的学生,父母离异,母亲已经定居他乡,父亲为了生计也不得不外出打工,留小孟一个人在家。小孟表面很活泼,也很调皮。郭老师平时除了关心其日常生活外,对其学习更是严格要求。每每犯错,郭老师总是不厌其烦的开导并鼓励他。可是,处于青春期的小孟,性格上更多了几分叛逆。有一次他犯错后,郭老师批评教育了他,并督促他改正。这使他非常不乐意,在其QQ签名上直接骂郭老师“贱”。刚看到时,她非常震惊,也非常伤心,甚至当天晚上一个人偷着哭了好久。她没想到自己的全心全意付出竟然只换回这样的一个字!她想过从此不管他,可是又做不到,也不甘心就这样放弃一个可爱而又充满希望的孩子。所以,第二天她走进教室,像往常一样关心问候小孟的生活,并嘱咐他把换洗衣服带到学校来,自己给他洗。课堂上新课结束之后,郭老师在黑板上写了一个汉字“贱”,并让学生讨论“贱”的含义,讨论过后,平静地说:“大家都了解这个字的意思,我们来举个例子。小明同学认为老师很‘贱’,他自己明明不想学好,老师还天天问东管西的。我觉得他说的没错,有时候老师好像是挺‘贱’的,明明看着有些同学屡教不改,还不愿意放弃他们,天天追在他们后面开导教育。就我个人而言,我就是这样的一个‘贱’老师,我也很乐意成为这样一名‘贱’老师。并且我以成为这样一名‘贱’老师而骄傲自豪!”课后,郭老师借检查作业为由,和小孟深谈了一次,此次谈话过程中,她没有提到任何关于其签名的事,并告诉小孟,自己把他当成弟弟一样要求和对待,让小孟知道老师很喜欢他、也很欣赏他。此后,小孟好像突然懂事了很多,课下见到我时还会亲切的喊我“姐姐”。

对于课堂上爱插嘴,但语言能力很强的学生,郭老师并不会火冒三丈,也不曾采取粗暴强硬手段,而是尽量让学生在课堂上发言,并针对他们的优点进行鼓励、表扬,让这些学生的优势得到发展,同时课后也会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指出他们在课堂上表现的不足之处,希望下次能够改正。这种方式一方面可以向他们展示老师宽阔的胸怀,让他们始终感受得到老师对他们的爱,另一方面在这样一种氛围中,也利于适时因势利导,学生们会产生积极地思想认识,化被动为主动,主动地改正错误。

曾荣获裕安区师德先进个人、六安市优质课二等奖、六安市微课大赛一等奖、六安市智慧课堂比赛一等奖等。曾被多次被聘为国培计划“送培送教”项目初中英语班公开课示范教学教师。

 

做一名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老师

毛云飞,体育老师,从十年前第一次走上三尺讲台,到现在对课堂能够驾轻就熟,时光在每一节课里流淌,空气中弥漫的汗水味既积淀了岁月,也见证了自己和学生成长的每一步。

2017年9月,从合肥带着家人来到六安,他知道自己面临的不仅是机遇也是挑战,担心与期待并存。在学校,从未放过任何一次学习的机会,在同事们热心的帮助下,一步步成长,并参与了很多教学教研和志愿活动。2023年10月参加六安市中小学体育教师基本功大赛的活动,前后只有一个多星期的时间。他竭尽全力做到最好,为了准备各项资料,每天熬到半夜,不断打磨,作为带着两个孩子的爸爸,对于他来说,真的太不容易了。既要兼顾白天的教学任务,又要兼顾自己孩子的生活,不仅每天早晨要送大宝上学,晚上还要照顾几个月大的二宝,傍晚还要去接大宝放学。他说:有时也想过放弃,特别是需要去外地比赛一周的时间。可是想想作为家里的顶梁柱,一家四口就指望他一人,还是要努力奋斗。他总在路上驰骋,接完孩子回家烧饭,辅导大宝写作业,给二宝洗澡等等,这些忙完,基本都是十点以后。这个时候,才是真正属于他自己的“休闲时间”,拿起电脑,开始敲起键盘;拿起稿子,开始默默背诵,等家人们睡着了默默起床把房门关上在客厅完成组合动作。就这样,一个多星期的准备与刻苦磨炼,在这项比赛中,他获得了六安市中小学体育教师基本功大赛一等奖的好成绩。他说:拿到荣誉证书的那一刻心中五味杂陈,感谢领导的支持,家人的理解,同事的帮助,自己的努力。

过去的7年里,毛老师说:在教育的事业上,也收获了自己的硕果,这也是他不断前行的动力之一。教育事业,是他的梦想,虽然前路曲折,但是始终相信,过去所有收获到的都将成为寻梦的长篙,载着他向更美好的明天出发,他也希望,每一个像他这样平凡的老师们都能够在教育的事业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达到梦想的彼岸,在一片星辉斑斓里高高地唱着人生的赞歌!

毛云飞曾荣获市级“一师一优课”、六安市中小学体育教师基本功大赛一等奖、裕安区优质课大赛一等奖、裕安区“优秀辅导员”“教坛新星”“教体系统优秀志愿者”称号。

 

做一位奏响爱的音符的老师

陶陶,一位酷爱音乐和健身的音乐教师。十二年的教育生涯在风风雨雨中走过,在叮叮咚咚的琴声里飘过,作为音乐教师,陶老师深深地感觉到肩头责任的重大,孩子们对音乐美的认知主要来源就是音乐的等艺术课程。虽然有时也会因学生的调皮而埋怨,因学生们的违纪而失态,但他心中总会涌起一种强烈的责任:我是音乐老师,我得在孩子们心中播撒美的种子,让孩子们学会在音乐中提高审美的能力。这强烈的意识不断激励陶老师以真诚去拥抱每一个孩子,以爱心去温暖每一个学生。与孩子们朝夕相处,他始终记着一句话,那就是“假如是我的孩子”。这样的情感使他对孩子少了一份埋怨,多了一份宽容;少了一份指责,多了一份尊重。

正像歌里所唱:放飞的是希望,守巢的总是你。陶老师谈起从教生涯,让他对这个职业产生了许多的感慨:教育事业是爱的事业,是考验责任心的事业,只有对学生满腔热情、丹心一片,才能换来学生的尊重。一次七年级的音乐课,课堂学了一首歌名叫《彩色的中国》,等到学生们基本上都学会了的时候,陶老师就请个别同学上台来表演唱,他一眼就看到有一位小男孩手举的高高的,所以赶紧叫他上台来唱。等到小男生喜滋滋的跑到讲台上后,却有些害羞似的望了陶老师一眼,低下了头。陶老师猜想,这位同学肯定是紧张了。于是开始耐心的鼓励小男生,等到他哼唱了几句之后,就再也唱不下去了,台下已经有同学在起哄了,教室里充满嘲笑。陶老师立即大声说:“同学们,这位同学可能是第一次上台唱歌,看到台下这么多人,一激动把歌词忘了,没关系,我们和他一起唱好吗?”同学们都说,好!这个主意也得到了小男生的认同。随后,在欢快的音乐声中,全体学生击掌应和,小男生忘情地表演,教室里激情荡漾,其乐融融。拂去学生心头的阴霾,以尊重培育学生人格,是音乐效能的一种,也是音乐教师的职业操守所在。

因为有了音乐老师们,艺术节红红火火,星光四季耀眼。因为有了音乐老师们,校园变的生机无限,课堂变的色彩斑斓。我虽不能掀起推波助澜的浪涛,但可以润泽几株渴望成长的禾苗。当陶老师耳边响起艺术节上孩子们精彩的表演迎来的掌声时,陶老师顿时觉得是教师这个职业升华了他的价值,也让他感受到了更高层次的幸福源泉。

陶老师说:“也许,我无法用很好的词语来准确地诠释‘师德’的圣洁和崇高,但是,可以从孩子的眼神里,评价自己行为的高尚或渺小。”孩子是可爱的,音乐是美妙的,教师的职业是崇高的!就让陶老师的爱伴着孩子们在音乐的海洋中自在遨游吧!

 

做一位“看得见”的好老师

郑慧,一路走来,回忆这十几年的执教生涯,慢慢地从“看不见”到“看得见”,她在慢慢的成长着。心理学有一个观点,看见即疗愈。她认为,作为一名教师,“看得见”是反思,是成长,是关爱,“看得见”就是好老师的行动指南。郑老师说:最初,我只能看见知识却看不见学生,更看不见自己。”

她每天研究最多的就是课本、知识点,每节课都认真准备,生怕讲错了一个字而误人子弟;与前辈交流问得最多的也是:“我这样说没错吧?”“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吧?”“花岗岩是变质岩吧?”……后来,通过不断的学科教研活动,学校的“青蓝”教师结对帮扶等,她不断的学习,以及同仁的帮助,渐渐地从“看得见”自己,再到“看得见”学生。郑老师说:“看得见”自己,尤其是“看得见”自己身上的不足,才能不断反思,不断成长。有人说教师几十年如一日,是一种一眼能望到头的人生,而他并不这么认为。作为地理老师,他们常常兼任五六个班的课程,每一节课都要上五六遍。但是作为一个“看得见”的老师,每节课之前或之后都会有一些心里对白:这个问题有点难,下次换个问法;这个地图很重要,下次直接画黑板上;这个班学生太活跃了,这个问题千万不能问;这个班基础好,学生也配合,进度快,得加上练习题。一顿操作下来,每一遍都是不同的样子。看似机械的重复劳动,因为“看得见”而变得有意思。

 

“看得见”学生是一个好老师必须做到的。在紧张地迎接地生中考的那段时间里,有一件事情让她记忆深刻。由于中考在即,各种训练的强度与频率都很高,班级又多,很难做到面面俱到,只能抽改其中一部分来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那一次,她在翻看作业单时,突然发现有一张最上方那里多出一行字“请老师帮忙批改并带回”。再一看名字,——一个上课爱捣乱的孩子。看完明白了应该有两三次没有抽改其作业了,便毫不犹豫地把他的作业从头批改了一遍,同时也在心里反思,每个孩子都渴望被看见,也应该被看见。都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郑老师觉得“看得见”学生,就是对学生最简单最实在的关爱。她说:她未来,“做一个好老师”的信念依然坚定,而且要做一个“看得见”的好老师。(文图/校工会)


 
  2009-2010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7503230号 | 技术支持:龙讯科技
访问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