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笃少年,薪火相传。让我们一起走近六安九中2025届学霸天团,看看承载着他们美好回忆的专属相册,这里的每一张照片都是时光的礼物,每一帧画面都在诉说九中的故事……
人生宛如滔滔不息的大河,奔腾向前。时而穿越巍峨的崇山峻岭,碧瀑飞溅;时而跨越辽阔的茫茫平原,一泻千里。三年的时光如白驹过隙,初中生活恰似千钧激流,在乱石之间,激起无数浪花。
初一那年,我被那绵延悠扬的戏腔深深吸引,毅然加入了校庐剧社团,在抑扬顿挫的旋律中,感受传统艺术的魅力。在社团的日常活动中,通过集体排练和相互指导,我逐渐领悟了合作共进的重要性;在日复一日的刻苦训练中,深刻体会到了坚持的力量;更在无数次聆听和演唱那花腔小调的过程中,找到了内心深处的热爱与向往。
经过唱念做打的反复磨砺,老师们不厌其烦的悉心指导,以及对自己近乎苛刻的要求……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庐剧社团老师和同学们的努力下,我们的节目《庐韵悠长》登上了六安市2024年春晚的璀璨舞台。随着音乐声起,每一位成员都倾尽全力,展现出最为精湛的一面,让庐剧的独特魅力深深浸入每一位观众的心田。表演落幕之际,雷鸣般的掌声中,每一位成员的眼眸里都闪烁着晶莹的泪花,那是对热爱被理解、被认同的深切感动,更是一种置身于文化传承中的无上自豪。
初二那年,我爱上了写作,用文字在心中那片荒芜的土地上播撒下繁花的种子。我的第一首小诗《少年》意外地得以刊登,成为了开启我写作之路的第一把钥匙。至今,我依然清晰地记得,语文老师在批阅后留下的评语——你的文字充满了温度。从那以后,我对写作的热爱愈发炽烈。我开始尝试各种文体,从散文到小说,从诗歌到评论,每一次创作都是一次心灵的旅行,让我在文字的世界里自由翱翔。
我相继撰写了《皖美民宿》《变与不变》等多篇文章,在省市级各类作文比赛中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以笔写心,落笔生花”这一理念,从此成为我对自身写作的不懈追求。
如今,重新翻开往昔的文稿,一股暖流涌上心头。在文字的碰撞中,灵感和思绪交织,展现出过去成长的轨迹,记录了我从稚嫩走向成熟的旅程。
初三那年,数学成了我学业上的巨大障碍,我甚至一度考出过110多分的成绩。那段时间,失望、迷茫、无奈如阴霾般笼罩心头,而解不开的难题则如潮水般将我吞噬,陷入无尽的深海。那个蝉鸣不止的下午,数学老师将我叫到办公室,耐心地询问我在在数学学习上的困惑,为我制定学习方案。老师虽不擅言辞,但那句“拼尽全力,哪怕遍体鳞伤,终点也一定会有平芜春山。”却深深烙印在我的心中。
此后,我在黑夜中与数学展开激烈角逐,笔尖犹如划破夜空的利刃,微弱的灯光映照着书桌。在老师的指导下,我准备了错题整理本,积极做好脉络梳理和错题整理,经过一段时间的“死磕”与摸索,曾经在数学学习上迷雾重重的我,终于爱上数学,成绩不断提升,实现了令人瞩目的逆袭。
初中三年,母校塑造了一个更加优秀的我,为我未来的人生铺设了一条更为顺畅的道路。在那里,我不仅学到了丰富的知识,还学会了如何与人相处,如何面对挑战与困难。
母校的老师们以他们深厚的专业知识和无私的奉献精神,激发了我对学习的热爱,点燃了我对知识的渴望。他们耐心的教导和悉心的关怀,让我在遇到难题时能够坚持不懈,勇于探索,直至找到答案。
感恩我的母校,感恩我的老师们!(文:张皖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