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校概况 校园快讯 校务公开 教学科研 德育长廊 语言文字专栏 学校活动 教师风采 家长学校 文明创建 质量提升
今天是: 滚动公告:

六安市第九中学欢迎您!

站内搜索
九中学生拾金不昧传佳话
九中学生拾金不昧传佳话
校长信箱
留言反馈
 
当前位置:首页 > 校园快讯 > 综合新闻

躬耕教坛育桃李 坚守初心铸师魂

——2024~2025年度六安九中师德师风建设标兵先进事迹报道(二)
编辑日期:2025/8/3  作者/编辑:李应  阅读次数: 次  [关 闭]

回望过去一年,我校在师德师风建设的道路上步履坚实。我们以系统化培训为帆,引领教师筑牢思想之基;以精细化考核为舵,规范教师言行之举;以立体化宣传为光,照亮教师奉献之路。在这样的耕耘下,教师队伍的整体素养稳步提升,一批批将热爱融入教育、把责任扛在肩头的优秀教师脱颖而出,他们用行动诠释着师者的担当。

从本期开始,我们将陆续展播六安九中2025年师德师风建设标兵17位老师的先进事迹。这些故事或许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有着直抵人心的力量。愿他们如同一颗颗启明星,在教育的星空中闪耀,指引全校教师坚守育人初心,勇担教育使命,朝着“四有”好老师的目标笃定前行,让尊师重教的种子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生根发芽,共同书写学校教育事业的崭新篇章。

 

徐家宝

一名以爱为灯以奉献为路的老师

徐家宝老师始终以“用爱与奉献,做教育路上的点灯人”为信念,在三尺讲台上年复一年地践行着教育家精神。他深怀对教育的赤诚,如陶行知般捧着一颗心来,似张桂梅般默默耕耘,用行动诠释着师德的重量。

他以关爱为匙,叩开学生的心灵之窗。曾有个因家庭特殊而自卑内向的女孩,总是低着头躲在角落。他一次次家访排忧解难,课堂上专挑适合的问题给予鼓励,课后耐心单独辅导。如春风化雨般的关怀,让女孩成绩攀升、性格开朗,也让他懂得:关爱无需惊天动地,真心温暖便是最好的教育。

他以奉献为犁,耕耘着班级这片沃土。作为班主任,他几乎整日守在教室,清晨提前到校督促晨读,却常将上小学的孩子早早送到校门口等候。冬日里看着孩子在寒风中瑟缩,他满心自责,可当看到班级井然的学风,读到学生“老班,你是好老师”的留言,便觉所有付出都如繁星般闪耀着价值。

他以耐心为泉,滋养每个独特的生命。面对沉迷手机的学生,他用“约法三章”引导进步;遇见基础薄弱的孩子,他画笑脸在作业本上鼓劲;陪着体育吃力的学生一起锻炼…… 他相信,每个学生都是待放的花,唯有耐心浇灌,才能听见绽放的声音。

那些面对叛逆时的微笑、跑操喊哑的嗓子、家访湿透的衣衫,都是他师德长卷上的温暖注脚。他始终坚信“教育之路道阻且长,虽远必达”,正以爱为灯、以奉献为路,在教育征途上照亮学生前行的方向。

 

栾瑗丽

一名以平凡之德育不凡之光的老师

在六安九中的校园里,栾瑗丽如一株默默绽放的幽兰,十年教坛岁月中,她以“成为好老师”为初心,在平凡的日常里书写着动人的育人篇章。正如她所信奉的——教育不必苛求神话,当以平凡之德,点亮每个生命的不凡之光。

三年前,那个总把鸭舌帽压得极低的男孩,像一颗蒙尘的铁钉,蜷缩在教室的角落。不交作业、漠视课堂、疏离同学,投诉如细雪般落在栾瑗丽案头。她尝试谈心,得到的只是沉默;班会课上的矛盾爆发,男孩那句“别管我”像块冰,冻住了整个教室的空气。家长的一句“早就放弃了”,更让这颗年轻的心仿佛坠入墙角的阴影。可栾瑗丽始终相信,没有捂不热的心灵,只有不够持久的温暖。她化身“侦探”,捕捉男孩转瞬即逝的闪光点:板报上他的画惊艳了全班,校运会上他为班级拿下名次,她便用最热烈的掌声为他加冕;她牵起家校的线,一次次与家长深谈,慢慢融化重组家庭带来的隔阂。当男孩终于摘下帽子,露出明亮的眼睛,当中考后那条“我要像您一样当老师”的信息弹出时,栾瑗丽忽然懂得:教育是让沉默的铁钉,长出追光的翅膀。

这十年,她的成长始终浸透着集体的温度。前辈们用行动为她引路:有人用无数次家访,将抑郁的孩子拉出阴霾;有人用日复一日的蹲班,筑牢班风班纪的根基;有人用发现美的眼睛,让每个孩子都相信“我能行”。这些细碎的光,照亮了她的育人之路——原来师德不必惊天动地,不过是把别人的经验酿成自己的养分,把每个孩子的悲欢当成自己的悲欢。

如今,栾瑗丽依然在平凡的岗位上耕耘。她深知,教育是一场慢火细熬的修行:是晨光里批改作业的专注,是暮色中与学生谈心的耐心,是把“合格的人”“特长的才”刻进日常的坚守。正如九中沃土上每一位默默奉献的师者,她以初心为种,以责任为泉,让平凡的坚守绽放出育人的芳华,用最朴素的爱与担当,托举起无数个明天的太阳。

 

孙克俊

一名以“悟空”之智行育人之道的温情老师

她常将教育比作西行路,教师如孙悟空,以智慧与温情护送学生这班“唐僧”前行。初登讲台时,他像刚出山的齐天大圣,满腔热忱却难掩锋芒,直到目睹学生面对语法讲解时的迷茫,听闻“老师,我就是记不住嘛”的嘟囔,才顿悟“神通”应是照亮求知路的光,而非震慑的威。

教学中,他练就“七十二变”的智慧。为视觉型学生备图文卡片,给听觉型学子荐英文歌曲,为动觉型孩子编字母操。对痴迷篮球的小李,他以NBA访谈为听力素材,让英语在兴趣中“活”过来,印证了因材施教的真谛——教育的神通不在教师有多强,而在让每个学生找到自己的学习路径。

班级管理里,她如戴紧箍咒的悟空,在规则与关爱间寻平衡。面对学生偷带手机的“大闹天宫”,她不施惩戒,而是订下“西天取经契约”,以进步换手机保管权。这“紧箍咒”终成引路绳,让孩子从放纵走向自律,印证了班规的真谛:引导而非束缚,助学生建立内在约束。

教育的温情藏在时光里。毕业学生的微信诉说着感激,让人忆起那个十次听写不及格仍坚持重写的女孩。他深知,教育不是魔术,是静待花开的修行。学生从抵触到自觉、从依赖到独立的蜕变,比成绩更珍贵。

她明白,教师是护法亦是修行者,学生是受教者亦是迷路人。这条“取经路”上,“八十一难”终会化作成长阶梯,因为教育的真谛,永远在陪伴与引导的途中。

 

邵俊峰

一名以初心为炬以责任为基的实干型老师

在六安九中的校园里,邵俊峰老师用日复一日的坚守,诠释着师者的责任与担当。他常说,班主任工作的成绩,离不开团队的支撑,而用心、耗时、负责,是一切的基石。他用“早”“实”“管”三个朴素的字,串联起无数个与学生相伴的晨昏,在平凡的岗位上绽放出不凡的光彩。

晨光未亮时,他的身影已出现在教室——这是他多年如一日的“早”字诀。寒冬里,他最先点亮的不仅是教室的灯,更是学生心中的暖。这份“早”,不是刻意的姿态,而是藏着他对责任最朴素的注解——他在晨光里检查班务,于晨读间俯身询问,让每个孩子踏入教室时,都能触摸到踏实的安全感。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教学中的“实”字诀,是他抓成绩的法宝。 教案本上密密匝匝的批注,是他为知识编织的经纬;作业本上红笔勾勒的痕迹,是他与学生对话的密码;用细碎的时光为学生搭起了进步的阶梯,课间的答疑、晚放的辅导,总像一位耐心的农夫,侍弄着每一株亟待成长的禾苗。当孩子们眼中的困惑散去,成绩如幼苗般拔节,那份喜悦里,藏着师生共赴的真诚。

班级管理中,他是严父亦是慈母。规矩如磐石,师生同坚守,从课堂纪律到行为规范,奖惩分明,呵护有加,为孩子们的成长划下清晰的边界。谁眉头锁了愁绪,谁家中遇了难处,他总能第一时间察觉,看在眼里、问进心里。运动场上的呐喊助威,犯错时的推心长谈...... 将“严爱相济”的智慧,化作班风里流淌的清泉。于是,他的班级如一片葳蕤的森林,既有向上生长的力量,亦有彼此依偎的温暖。让学生在严中感其正,在爱中悟其诚,班风自正,学风自浓。

他深知,班主任的日子是起早贪黑的琐碎,是操心费力的平凡。但当看到孩子们的懂事与进步,便觉所有辛苦都化为甘甜。在他心中,“老师” 二字不是头衔,而是用初心与责任铸就的承诺,在六安九中的沃土上,他始终以实干姿态,守护着每一颗成长的种子。(文图/何映月)


 
  2009-2010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7503230号 | 技术支持:龙讯科技
访问人次: